宗教改革强有力地更新了基督徒的信仰和基督徒的思想。在神学观念上,路德和加尔文这些伟大的改教家为“信仰与世界”的关系带来全新的看法。加尔文的神学重新强调创造和救赎的教义,指出上帝与被造的世界有所分别,但是无法割裂(distinction, but not separation)。因此基督徒根本不应该弃绝世界。世界尽管已经堕落,但其本身并非邪恶,弃绝世界就等于是弃绝以奇妙创造世界的上帝。基督徒被上帝呼召在这个世界里工作,因为上帝要借此救赎这个世界。基督徒对世界的尊重,关心和服务是因着我们对上帝的忠诚,顺服和爱。创造和救赎的教义否定“出世”的信仰而肯定“入世”的信仰。路德的“信徒皆祭司”的神学消除了“圣品”与“俗品”,“属灵”与“属世”的对分,这不仅是在宗教的领域,也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其他范畴。路德说,“那些看上去是属世的工作实际上是赞美上帝,并代表上帝所悦纳的顺服的”。一个基督徒家庭妇女在家洗碗扫地,跟一个神父在教堂讲道可以并无区别--如果都是出于事奉上帝的心志,会一样蒙上帝悦纳。这是路德神学对基督教信仰“呼召”(calling)的观念的新的认识。改革宗神学的“天职”(vocation)的观念也是基于同样的信仰(另外与救赎论上的“预定论”相联系)。上帝呼召他的子民,不但是在信心上,也是在信仰实践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的见证上。基督徒的信仰和呼召不再是仅仅局限于“宗教”的层面或者修道院的围墙之内,而成为涉及人生各个方面的“全人”的信仰与呼召。基督徒可以在罗马天主教传统上认为是“属世”的领域荣耀上帝。基督徒可以成为优秀的科学家,成功的商人,勤劳的农民或者尽职的家庭主妇来荣耀上帝,而不一定非要“出世”成为神职人员。平信徒与神职人员的区别只是事奉岗位与分工的不同,而不是属灵地位与身分的不同。